新闻动态

南京土壤所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联谊会举办世界土壤日主题活动

2021-11-29 分享到: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联谊会成功举办世界土壤日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共话盐渍土改良,共谱博士后华章”进行科普、学术与成长交流,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科研任务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人员、南京土壤所退休职工宋荣华研究员应邀作主旨报告,党委委员、副所长吕俊杰出席会议并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人事处处长胡君利、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宋歌等参加了会议,博士后联谊会负责人马志远主持会议。

会上,胡君利首先概要阐述了博士后联谊会在以“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为主题的第八个世界土壤日前夕举办这次“跨越甲子”对话活动在推动科普、促进学科交叉、弘扬科学家精神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随后,宋荣华老师以“黄海内陆平原盐渍土研究和改良的工作和心得”为题介绍了我国盐渍化土壤研究历程及其本人在土壤改良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思考,指出简单照搬国外的经验技术并不能真正解决我国黄海平原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嘱托年轻一辈要根据区域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和特点研究提出新的盐渍土改良理论与技术。接着,在站博士后朱伟以“黄河三角洲盐渍农田水盐调控及其运移规律”为题展示了自己近年来在滨海盐碱地改良中采用“覆膜加阻断”方法所取得的工作进展。两个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大家对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更被老一辈科学家们勤朴坚毅、和衷共济的科研作风所深深打动。

最后,吕俊杰对博士后联谊会策划和举办此次世界土壤日主题活动给予赞许,同时以近期颁布的《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基础研究十条”)为重点同大家进行了交流,强调“基础研究十条”再次明确了中科院基础研究的战略定位、重点布局和发展目标,从选题机制、组织模式、条件支撑、人才队伍、评价制度、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强调了学风作风和学术生态建设,进而勉励大家向以熊毅院士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学习,深入田间地头、面向生产实际、坚持长期发力,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真解决问题,做好“国家队”的生力军、握牢“国家事”的接力棒,立足岗位、善作善成。此外,与会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还就博士后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会后,部分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国水稻田和水稻土起源陈列馆”,更直观感悟我国广大滨海盐碱地“沧海变桑田”的历史伟绩,更加坚定了盐渍土治理信心。

活动现场

宋荣华作报告

朱伟作报告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