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青促会南京土壤所小组举办2018年第四期青年五色土讲坛暨“噬菌体疗法在污染土水环境中的应用与潜力”学术交流会

2018-12-20 分享到:

抗生素滥用及由此导致的抗性致病细菌(基因)污染,已给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噬菌体疗法”研究的进展,为解决抗生素危机及靶向追踪灭活环境中抗性致病细菌,缓解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基于此,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南京土壤所小组举办了2018年第四期青年五色土讲坛暨“噬菌体疗法在污染土水环境中的应用与潜力”学术交流会。会议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张炜教授、PhageLux首席运营官Mark Engel博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张辉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李振博士(盐城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陈旭博士参加该期讲坛。所内职工、青年团员、研究生及青促会成员参加此次学术交流会。

学术交流中,张炜作了题为“噬菌体的靶向筛选及其在大肠杆菌病中的防控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从烈性噬菌体的定向高效筛选和基因改造切入,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诱导溶源性噬菌体表达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噬菌体鸡尾酒疗法的广谱性同步灭活多种致病型大肠杆菌的机制,并通过多个实际应用案例,证明了噬菌体疗法在大肠杆菌污染环境及病状生物体中的防控效用。Mark Engel作了题为“Difficulties of Phage Commercialization”的报告,介绍了PhageLux在农田作物生防和食品安全领域内噬菌体疗法的运用状况和推广经验,指出噬菌体制剂的生产制备工艺、菌种保藏与更新、菌剂成本与应用针对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公众科普等因素,都是噬菌体疗法在中国本地化推广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张辉作了题为“Bacteriophage decontamination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eafood”的报告,指出噬菌体疗法在污染土壤环境、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李振作了题为“噬菌体在水产领域应用及标准化探讨”的报告,该研究以水产养殖动物刺参、鲫鱼等为研究对象,应用噬菌体疗法防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刺参腐皮综合征和鲫鱼大红腮病,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噬菌体可适用剂型,制备产品标准及应用规程,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陈旭作了题为“Poly(dC)RmlB复合体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形成持留态的分子机制”的报告,该研究以环境胁迫(水体扰动)导致铜绿假单胞菌PAO1持留菌比例显著提高为对象,鉴定出PAO1的持留态调控组件Poly(dC)/RmlB复合体;揭示当PAO1遭受营养匮乏的环境胁迫时,菌体会分泌核酸酶XseB,使复合体中的Poly(dC)原位转变为磷酸化形式P-poly(dC);同时研究发现PAO1菌体表面结合的复合体向其磷酸化形式的切换,会导致菌体质子动力势和体内ATP含量迅速下降,而且会阻断细胞壁组分鼠李糖的合成,从而胁迫菌体进入持留态。同时陈旭指出在噬菌体疗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关注持留态休眠状抗性致病细菌的潜伏风险。该研究可为目前假单胞属细菌在抗性污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

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先后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土壤标本馆、分析测试中心等科研平台。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共赢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报告会现场